根据上述机理,增塑剂的结构好具有极性和非极性两个部分,极性部分常由极性基团构成,非极性部分常为具有一定长度的烷基。极性基团常用能基、氯原子、环氧基等。含有不同基团的化合物具有不同的特点。如邻二甲酸廂的相溶性、増塑效果均好,性能较全面,常作为主增塑剂使用。
磷酸酯和氣化物具有阻燃性;环氧化合物的耐热性能好I脂肪族二元酸酯的耐寒性优良等。环保增塑剂当然除极性基团外,增塑剂分子中其他部分的结构对增塑剂性能也有很大影响。
以醋类增塑剂为例,含有芳环结构的酯相溶性比脂肪族酯好,但耐寒性比脂肪族酯差,而脂环族类则居中。
烷基中碳原子数在4以上的,耐寒性逐渐增加,环保增塑剂碳链越长,耐寒性越好;但碳原子数超过12以上时,则相溶性、塑化效果下降.碳链越长,挥发性、迁移性越小。具有直链烷基的增塑性、耐寒性是好的,随着烷基支链的增加,耐寒性就变差,塑化效果也下降。
酯基结构的增塑剂性能差别不大。酯基的数目通常是2~3个,一般酯基较多,混合性、透明性好。
由仲醇合成的酯与伯醇合成的酯相比,相溶性、塑化效果、耐寒性、耐热性都比较差。
此外,增塑剂分子量的大小要适当,过小则挥发性大,过大则增塑效果下降,并引起加工困难。较好的增塑剂,分子量一般在300〜500之间。